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污水问题,比如:COD、氨氮等指标不达标,污泥膨胀、浮泥等,善清环境为大家整理出以下常见的几十个问题及解决方法,欢迎大家收藏学习哦~
1、我这边是北方的生活污水处理厂,AAO处理工艺,处于低负荷运行,污泥浓度在4300左右,沉降性不好,外回流常常保持在200%还多。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反而不好,小试结果加进去泥位上下分离,中间是水。怎么才能调回沉降?
答:首先沉降性不好要找出原因是什么,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投加PAM,那也是临时对策,市政污水厂沉降性不好第一个要关注就是丝状菌膨胀问题,这个实践中看到不少的。
投加PAM为什么会污泥分层,主要还是投加过量和投加后裹挟气泡过多所致,所以,投加量和气泡裹挟进入控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2、MBBR里的填料总是堵住出水过滤网,堵住出水,有啥办法吗?
答:从原理来看,堵是常见的,不堵是少见的,核心问题在悬浮填料的流化上,流化越好,越均匀,也就不容易堵出口。但是,水流方向决定了悬浮填料的流向,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填料后流。实践中看到的做法如下:
对好氧池进行分割,通过钢网分割悬浮填料,使其固定位置在好氧池。
汽提回流
厌氧池出口流速降低对策(出水管延伸等)
出水口加大曝气力度
类似于氧化沟结构的循环回流模式
3、反硝化硝酸盐的还原产生碱度,为什么测量过程中反硝化结束pH下降了呢?
答:反硝化结束进入硝化阶段,硝化阶段消耗的碱度是反硝化阶段产生碱度的一倍左右,所以,还是会出现碱度不足的。
另外一些特殊情况是缺氧池氧化还原电位过低,导致实质厌氧产生,加上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挥发性脂肪酸产生而出现缺氧池出水的pH值下降。
4、请问进水90%的COD被厌氧反应池消耗掉,各反应池都是自然溢流方式走水的,如何让部分水跳过厌氧进如好氧池?用泵抽只是单次操作而已。
答:设计时有超越厌氧反应器的管道那自然是最方便的,如果没有这个管道,且水量不大的话,可以增加临时泵从厌氧池前的调节池或调配池抽水到厌氧反应器后段的A池首端。这个抽水是和A池进水一样,同步进行的(一般是连续同步)。
5、如果是进水有一定的工业废水,考虑碳源,是否有必要加调节池?
答:要看目前碳源富余情况,如果碳源不足,还要不加反硝化碳源的话,那么这个调节池会更加消耗碳源,则不建议增加调节池,但是,如果不增加调节池,进水波动过大,这个波动导致系统运行困难、其他附加成本增加,那么需要综合考虑后取舍。
10、厌氧出水加PAM基本没有絮凝物产生,PAM使用的是正常脱泥的阳离子,应该用什么类型的PAM才能产生沉淀?
答:如果厌氧出水比较清澈,则投加药剂量就会变大,所以,看看是否投药太少了所致,可以实验室确认下。如果实验室增加PAM阳离子还是不行,可以考虑投加PAC和PAM阴离子实验看看效果。
11、请问SV30浓度保持量和进水浓度有没有合适的配比?
答:一般没有这个关联性,通常是用污泥负荷这个参数来管控的。
16、二沉池冬春交替沉降效果不好,水温升高后沉降会升高,有什么控制方法?
答:主要看污泥是否有丝状菌膨胀,另外,水温升高,污泥活性增加,会导致污泥量增加,这个也会导致沉降比值升高,具体要现场全面调查后判断比较保险。
17、进水有工业废水,目前有补充投加碳源为葡萄糖,是否有更加性价比高的碳源代替?投加复合碳源可否?
答:碳源可以采购不同碳源来确认投药效果和成本,包括投加复合碳源。各个污废水厂水质和工艺不同,无法直接说哪种碳源一定更好,所以需要实际投加评价。
18、食品处理废水,半年运行,半年不运行,IC塔如何维护,停产只打循环,颗粒污泥会消失吗?
答:停产期间IC塔就全部停止即可,不建议打回流,否则,颗粒污泥反而容易破碎解体。
19、内回流中的溶解氧对缺氧反应的影响如何?不外加碳源情况下有何好的建议?进水氨氮高COD低有何预处理快速方法降低氨氮?
答:通常内回流的溶解氧带入不多,不会对缺氧池有大的影响。进水氨氮高,只要系统能够承接,那没问题,一般进水氨氮浓度不升高20%,问题不大。如果出水氨氮有升高,可以加次氯酸钠去除氨氮。
20、IC反应器气液分离器高空排气管有大量泡沫,是和上升流速、容积负荷有关吗?
答:和容积负荷有关,也和气液分离器的水封罐的水封过低有关。
21、UASB接种时pH值有6.8,进水pH值6.2,现在半年了产气正常,但是pH值逐渐升高到了8.0,再升高是否对产甲烷菌有影响?
答:这个pH值升高通常是厌氧氨化导致的,问题不大,只要产气不减少,出水VFA不超标就没问题,如果发现产气和VFA有异常就要考虑pH值过高影响了,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反应器内的pH值。
22、UASB调试接种污泥是否可以从顶部投泥?
答:可以顶部投泥的,就是从三相分离器滑下去。也可以接排空阀将污泥用泵注入。
23、CSTR反应器、UASB反应器、IC反应器是什么关系?
答:CSTR反应器是在第一代厌氧反应器上加了搅拌机,UASB是第二代反应器、IC是第三代反应(最新代数),CSTR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液,UASB主要用于难处理废水、IC主要用于易处理废水。UASB推的早,市场上数量多,IC推的略晚,是目前市场上新增的主流。
24、调节池氨氮3.75,厌氧氨氮5.1,缺氧氨氮5.2,好氧池氨氮4.9,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是否不是缺氧池反硝化菌种不行了?
答:去除率和很多因素有关,最主要是原水成分、另外塔的结构、运行参数、污泥性质都有关联。
10米的塔,原则上不能叫IC塔,一般IC塔20米以上,最低也要16米以上,10米的话,可以理解为UASB反应器。
通常在水温是35度左右时,去除率在75-85%最为常见。如果进水是可生化性好的废水,去除率可以在90%左右。
26、IC塔高10米、容积1000立方,进水COD=5000mg/L,通过IC塔的去除率可以多少?
答:去除率和很多因素有关,最主要是原水成分、另外塔的结构、运行参数、污泥性质都有关联。
10米的塔,原则上不能叫IC塔,一般IC塔20米以上,最低也要16米以上,10米的话,可以理解为UASB反应器。
通常在水温是35度左右时,去除率在75-85%最为常见。如果进水是可生化性好的废水,去除率可以在90%左右。
27、我们AAO工艺进水无法多点进水,平时COD=170左右,突然进水COD达到1000mg/L,该如何快速恢复系统?
答:如果进水浓度突然升高N倍,对系统影响大,会导致超标,通常进水浓度高了的话,就是要降低进水量,这样污染物总量可以保持不变。
当然,如果系统有调节池可以充分利用囤积这部分高COD废水。作为市政污水厂来说,就是要找到源头,让对方按照纳管标准排放废水。
28、IC反应器均匀进水实际运用有哪些形式?IC反应器颗粒污泥解体后有什么方法恢复?
答:IC塔进水要保持均匀,布水器很重要,目前比较好的就是旋流布水器。
颗粒污泥解体的话,要找到解体原因,比如反应器酸败、水温异常、负荷过高、进水悬浮物过多、上升流速不足、缺微量元素等都可能使问题点,需要逐个排除分析出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施加对策,越早介入纠正,系统越容易恢复,否则,只能使重新接种颗粒污泥。
29、针对工业废水,如果进水油类高,AAO工艺如何应对?
答:应对工艺自身是困难的,建议增加气浮设备。当然,如果日处理水量很大,气浮设备也不现实。但是,水量大,通常含油也不会高,系统通常可以消纳的。
31、市政生活污水厂,原来日处理水量1万吨左右,进水COD150+,氨氮30+,总氮35+,为了去除总氮加了碳源,导致污泥浓度持续在9000以上(华东区域)。虽然通过剩余污泥干化脱水在持续排泥,但污泥浓度基本没什么下降。请问后面的两三个月进水COD持续到70以下,氨氮总氮同比例下降,排泥不变,污泥浓度能降到4000左右吗?
答:首先,进水COD降低后,污泥繁殖量降低,你污泥排泥保持不变,系统内污泥浓度会降低,可以降低到4000mg/L的。但是,要注意不要碳源投加过度,碳源是很容易大量转化为细胞体的,所以,不要过量。
32、pH值冲击时,絮体棱角钝化,请问棱角钝化什么意思?
答:没有受到pH值异常冲击时的污泥,在沉降比观察时可以看到絮体成卷毡样(地毯上的绒毛),看得清棱角,如果被pH值异常冲击后,这个棱角就没了,成光秃感。
33、屠宰废水必须上水解酸化吗?
答:根据水质判断,可以上水解酸化,也可以上UASB等。
34、曝气可以去除酚类物质吗?
答:高浓度时可以曝气吹出去一部分,但是,也很有限。但是,放在好氧池来说,曝气后好氧微生物可以氧化分解酚类物质,所以曝气对酚类去除有益。
35、挂壁的泥带气泡是否为曝气过度?
答:挂壁的泥一般不带气泡,如果有气泡,一般会称为浮渣,如果挂壁的泥有气泡,有可能曝气过度,但是,主要问题是污泥老化以及诸如印染废水等特殊废水多见。
36、做沉降比稀释1倍观察的,是否沉降比结果要乘以2?
37、剩余污泥的含水率如何能做到更低呢,离心机,指标控80%以下,但老是超一些,在80%-85%之间,请问这个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调整呢?
答:离心脱水机的污泥含水率极限也就是80%左右,所以,这个不是你操作的不好。如果想要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可以加石灰混合脱水,但是,污泥量会增加,所以,此时降低污泥含水率没有意义。
38、市政污水厂目前污泥浓度9000mg/L,已加大排泥量,如果使用活性炭可以缓解污泥浓度高么?
答: 投加活性炭到生化池不能降低污泥浓度。降低污泥浓度要么降低排泥,要么降低进水的COD总量。
39、AO的O池曝气阀门已经控到最小了,溶解氧还是六七个,有啥好招吗?COD进水400左右,一万五百立的池子,控COD不好控,调节阀和前面的手阀都最小开度了,还是有六七个溶解氧?
答:建议更换鼓风机,选小型号的,这样一年节约的电费会超过投入金额。如果不限更换鼓风机,就放空一部鼓风机的曝气量。
40、我们A+A2O,去年6月以来以来日平均进水COD200以内,长期满负荷运行,污泥浓度4000左右,沉降性能差,泥面发白,8分钟左右才看出沉降,沉降比85。之前COD300左右,这个季节沉降比在50左右,是不是需要把污泥浓度再控低一些?控到多少合适?
答:北方的市政污水厂容易出现丝状菌膨胀,所以,冬天在污泥絮凝性降低时更加明显。目前的季节在河北沉降比能够到50%以及不错了,综合考虑来说可以维持目前的污泥浓度。但是,要高倍数显微镜看是否有丝状菌在,如果有,建议污泥浓度控制到2800-3200之间运行,以便进一步清除丝状菌,为后面的冬天良好运行做准备。
41、我们O池溶解氧七个,但A池ORP负值,那O池的氧没有回到A是吧,对A影响不大吧?
答:好氧池的氧肯定去了缺氧池,但是,不足以改变缺氧池的ORP状态的。
42、CNP比100:5:1,现COD200(BOD80),TN30,TP3,需要加碳源吗?
答: 不需要加碳源,反过来氮和磷多了,好需要去除,你的这个比值实际就是市政污水的特征,需要脱氮除磷的。
44、AO工艺,辐流式沉淀池,有时看到中心筒周边从底下有混浊的泥上翻,请问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呢?
答:只要不威胁到出水,不需要处理,这个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中心柱周围水流速度大,自然比出水口处更难沉降。
45、我们市政污水厂日设计1万吨,之前提到回流量大降低停留时间,想问一下这个设计能力包含回流量么?大水量冲击时沉淀效果不好有什么有效办法吗?
答:设计中,考量构筑物停留时间都不包括回流水量的。大水量冲击主要通过调节池调节,可以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回流比。
以上这些污水处理问题您遇到过吗?文章内容较多,满满都是干货!如果对您有用,可以关注、转发此文章哦,若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其他疑难点可随时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