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善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是一家以环境治理技术服务为主导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咨询热线:  152-2922-0282
聚焦环境生态  精准客户服务
陕西善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屠宰废水处理系统:水质特征、工艺设计和解读
来源:善清环境 | 作者:善清环境 | 发布时间: 2025-09-24 | 50 次浏览 | 分享到:

    屠宰废水是由肉品类加工产生的高污染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了解其水质特性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屠宰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与资源循环的核心。

    一、屠宰废水处理系统水质特点

    屠宰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并且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包括肉沫、油脂、血液及内脏残留物等,导致化学需氧量(COD)和生物需氧量(BOD₅)浓度很高,COD值通常在1500-3000mg/L,BOD₅在800-1800mg/L。同时废水中悬浮物(SS)可达500-1500mg/L,主要毛发、碎骨、肉沫等构成,容易造成管道堵塞。

    此外屠宰废水还含有一定量的氨氮、总磷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氨氮通常浓度在50-150mg/L,如果处理不彻底,则会导致水体富养化,引发大量藻类繁殖;病菌则可能通过水体传播疾病,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屠宰废水的pH值呈中性至弱碱性(6.5-8.5),水温受屠宰加工环境影响,通常在20-35℃,较高水温虽然利于微生物活性提升,也可能加速有机物腐败,产生恶臭气体(如硫化氢、氨气)。

    二、屠宰废水处理系统核心工艺

    目前屠宰废水处理系统普遍采用“预处理阶段+生物处理阶段+深度处理阶段”的工艺组合,各个环节协同作用,逐步实现污染物去除:

    预处理阶段:去除悬浮物、油脂回收,减轻后续处理单元负荷。首先通过格栅拦截肉渣、毛发等大颗粒杂物,随后进入隔油池,利用油脂与水的密度差异,分离浮油和部分乳化油,浮油可回收为工业用油;然后经过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避免水质波动对后续生物处理单元造成冲击。

    生物处理阶段:去除有机物、氨氮的环节,通常“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厌氧处理(如UASB)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COD去除率可达60%-80%,同时降低后续好氧处理单元负荷;好氧处理(接触氧化池、SBR反应器)则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剩余有机物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实现氨氮的硝化-反硝化脱氮,BOD₅去除率可达90%以上,氨氮去除率超80%。

    深度处理阶段:针对生物处理后仍残留的少量悬浮物、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保证出水达标。常采用混凝沉淀,投加混凝剂使微小悬浮物凝聚成大絮体,再经沉淀池分离;若出水要求较高,还可增加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和如次氯酸钠消毒、紫外线消毒单元,去除剩余杂质和杀灭致病菌,使其出水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工艺设计与优势解读

    屠宰废水处理系统工艺的设计,始终围绕“高效除污、成本可控、环境友好”三大核心目标。预处理阶段通过物理分离去除容易处理的悬浮物和油脂,避免其影响生物处理效率,同时回收油脂实现资源再利用,降低处理成本;生物处理阶段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利用厌氧工艺高效降解高浓度有机物、产生清洁能源,又通过好氧工艺实现有机物和氮的深度去除;深度处理阶段则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善清环境介绍该工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根据屠宰规模大小和水质差异来调整各单元参数。确保水质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