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 《牛粪“围村”:处理牛粪成了“最头疼的事”》 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报道中描绘的场景触目惊心:村庄被堆积如山的牛粪包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村民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困扰。这不仅是某个村庄的个案,更是当前许多规模化养殖区面临的普遍困境。
然而,“牛粪围村”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是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固体污染。而一个更深层次、更具危害性且容易被忽视的危机,正随着雨水冲刷、日常冲洗悄然发生——那就是养殖废水的污染。处理牛粪固然“头疼”,但处理由此产生的废水,则是关乎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死攸关”的大事。
畜禽养殖废水是指在畜禽(如鸡、鸭、牛、猪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性废水,主要包括动物粪便、尿液以及养殖房舍冲洗水的混合体,并含有大量的大肠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影响人体健康的细菌及寄生虫。
如不进行处理,废水、废气、粪便将会对养殖场造成严重污染,干扰正常的养殖工作,同时对工人健康和肉制品卫生质量产生影响。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江河,将污染水体,导致环境恶化,这不仅影响到农村面貌,更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危及居民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对养殖污水进行治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或者经处理后实现综合利用。
善清环境带大家了解如何处理养殖废水!
一、养殖废水的特点
畜禽养殖废水主要包含养殖冲洗时的粪、尿、残余药剂混合水以及部分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悬浮物多、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并有恶臭。
大量悬浮物沉淀,会使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畜禽饲料常有的锌、铜等重金属则易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不仅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对土壤本身产生影响;高浓度有机物及氨氮,会使土壤养分失衡,导致土壤板结、盐化,消耗水体溶解氧,会引起水体发黑、变臭;畜禽粪尿排泄物带有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通过水源或蚊蝇传播,易引起感染,甚至引发疫情;畜禽粪尿排泄物伴有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气体,会产生胺、硫等恶臭气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治理畜禽排泄废水,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
二、养殖业3种粪污清理工艺
养殖业通行的有水清粪、水泡粪、人工清粪这三种工艺。
1.水清粪工艺是粪尿污水通过自然流入或人工冲水进入漏粪地板下粪沟。每天冲洗2-3次。
2.水泡粪工艺是在栏舍内挖一定规格的粪沟,里面储存一定高度的水,猪只排除的粪便尿液,冲洗栏舍的污水一并排入漏粪板下的粪沟中。储存一段时间,待装满后,打开闸门开关,将粪沟中的污水排除。
3.人工清粪工艺方法是,粪便一经产生,由人工,或者机器刮板搜集,清扫带走,尿液则从下水道流出,分别处理。
水清式和水泡粪,耗水量大,排除的污水和粪尿混合一起,给后期处理带来很多不便。与水清粪,水泡粪相比,人工清粪工艺固态粪便含水量低,粪便营养损失少,便于后期处理用于有机肥的生产。
三、养殖废水处理方案简介
1.污水量确定
根据源头控制的设计思想,在养殖业通行的水清粪、水泡粪、人工清粪三种模式中,选定人工清粪,这样污水量可降低50-75%。
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每头猪每日产生的粪量为2.0kg,尿量为3.3kg。若本设计方案养猪场目前规划为10000头猪。则粪量为:20000kg,含水83%,尿量为33000kg。
畜禽排泄的粪尿量以及畜禽养殖业排放的污水量,由于受到饲养方式、管理水平、畜舍结构、漏粪地板的形式和清粪方式等的不同而差异较大。
传统养殖人工清粪方式,平均每头猪冲洗水量10~15L。工厂化养猪水冲清粪方式,平均每头猪冲洗水量20~30L。
冲洗水量8~12L/头·d。结合企业年存栏数10000头,则冲洗水量分别为:100~120m³/d,后续计算水量按120m³/d计。
年存栏万头猪场猪粪污水排放量
污水处理站设计水量为120t/d。连续24小时运行,则每小时处理能力为5m³/h。本工程实际污水处理能力为120-240t/d。
2.污水水质
养猪场污水CODcr约为2600mg/L,添加污粪后,CODcr约为15000-26000mg/L。以下为粪水混合后水质指标:(单位:mg/L)
3.处理后的水质要求
养猪场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应达到GB18596-2001的水质要求,该类废水可作为液体有机肥加以综合利用。当水质用途有所变更时,还应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若回用则采用SBR和深度处理进行进一步处理。整个工艺保证污水全部实现循环使用。(单位:mg/L)
4.处理工艺的分析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本方案采用第二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粪水分别处理制作有机肥方案:
将养殖干清粪产生的低浓度废水经过厌氧产生沼气直接用作燃料,而将清理收集的粪便全部用于制作有机肥。
第二种方式——粪水合并治理沼气发电方案:
干清粪所有的粪便全部溶于水中,制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进行厌氧反应,产生沼气,全部用于发电。在厌氧反应产生沼气的同时对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厌氧产生的少量沼渣和污泥,经简易方式制成有机肥。
四、处理工艺流程
畜舍内的废水、尿液经输送管网进入格栅池,去除大块的缠绕物防止堵塞后续的泵。
经格栅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提升井,提升井的主要功能为提升水位,提升池的废水经提升泵提升至配粪池。
畜舍内的干粪由人工运送至倒粪槽,由倒粪槽进入配粪池,干粪与废水在配粪池内通过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配粪池设置两座,前一座主要功能为搅拌粪水,后一座主要为调节水质水量和提升。
配粪池内的废水经提升泵提升至USR厌氧反应器,反应器内通过太阳能和发电余热进行加热,确保温度适应以便产生沼气。
UAR厌氧反应器和沼气贮罐为一体化结构,产生的沼气直接进入贮罐,经净化后用于发电。
工艺流程图
厌氧反应器产生的废液经固液分离后,进入沼液贮池,沼液可直接作为有机液肥用于农田和大棚。沼液经SBR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SBR出水再经深度处理后,可以回用于畜舍的冲洗。
格栅栅渣、调节池污泥、USR及沼液贮池的沼渣经加工后,可以生产有机肥。
五、善清环境-项目案例
陕西XX牧业公司养殖废水改造项目;四川xx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