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过程中,井下会产生大量的矿井水,这些含有悬浮物和污染物质的废水如何处理一直是行业难题。传统的沉淀、混凝沉淀等工艺已经无法满足环保新标准要求。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的出现,为煤矿废水处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这项技术依靠稀土永磁材料产生的高强磁场,通过投加磁种介质与微磁絮凝药剂,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进行快速分离。
01 什么是超磁分离技术?
超磁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矿井水处理的一种新工艺。其核心原理是依靠强磁力进行吸附和分离,不需要使用大量药剂使水体中悬浮物形成较大絮团。
具体来说,当矿井水自流进入微磁混凝反应系统,与投加的磁种和常规药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在3至4分钟内形成以磁种为载体的“微磁性絮团”。
形成“微磁性絮团”的矿井水再自流进入超磁分离机,在强磁场力的作用下,由超磁分离机吸附“微磁性絮团”,快速实现固液分离。
02 技术优势明显
超磁分离技术相比传统工艺具有多重优势。处理时间短,效率高。超磁分离水净化系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微絮凝、固液分离过程,SS去除率>95%。
占地面积小。传统水处理设施需要大片场地,而超磁分离系统可以安装在井下有限空间内。
运行成本低,实践表明,超磁分离不需要使用大量药剂,大大节约了药剂费用。磁种可以回收继续使用,回收率大于97%,极大地降低了矿井水处理运行成本。
出水水质好。处理后的矿井水全部达到工业用水水质要求和排放标准。

03 善清案例
案例一:榆树某煤矿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
榆树某煤矿公司在煤水仓分别安装了先进的超磁分离工艺水处理系统。日处理量为4000m³。
处理后的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场景:选煤厂的洗煤环节、矿区道路的降尘洒水、井下巷道的日常清洁,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案例二:山西某煤矿处理能力提升项目
山西某煤矿针对矿井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矿井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该项目采用超磁分离技术处理工艺,设计能力达14000m³/d。
处理后矿井水达到工业用水水质要求和排放标准,有效解决了煤矿矿井水处理难题。
04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超磁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完善。一些企业正在进一步优化水处理工艺,引入更先进的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确保处理后的水质始终稳定达标。
同时也加大对矿井水综合利用的研究力度,探索更多潜在的应用领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超磁分离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组合应用也成为新趋势。如“超滤+反渗透”工艺用于矿井水深度处理,以及“软化+沉淀+过滤器”工艺用于回用水处理。